家族療癒
- Millicent Lai
- 1 day ago
- 3 min read
在家吃火鍋時,老公問我在吃的菜叫什麼。我說「豆苗」,英文叫bean sprouts。他說那不也是芥蘭嗎?他說市場上的菜都標着Chinese kale。他真的分不清芥蘭和菜心,只會分辨到白菜。我於是想起在紐約時唯一在一般超市能買到的中式蔬菜便是大白菜,那些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見像A3紙那麽大一顆的白菜,只要一顆已經足夠兩人吃兩餐。我感到在香港真的很幸福,什麼芥蘭、白菜、油麥菜也有菜苗可選。我於是想起好朋友早年隨家人移民美國,她成年後已回港工作和定居,但家人仍在國外生活。我想到要如果長年要吃那種大白菜也很難受吧!我不禁想起她的媽媽,她是那種喜歡逛街購物和朋友旅行被丈夫寵着的女人,而我的朋友也有著跟她母親參不多的模式,有著幸福女人特有的身為女人的自信和自在。我不禁比較起自己跟朋友的分別,我從來沒有那種身為女人的自信,因為我的母親也沒有。我抬頭看看坐在對面的老公,他不也是跟他爸爸那種玩世不恭很像嗎?我於是把我的發現跟老公說,他說是啊,他爸爸的這種人生態度遺傳自爺爺的呢。
我們的基本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大多源自原生家庭,甚至由多代傳下來。肉體上的某些跟父母或祖父母類似的特徵,形成相類似如何跟外面世界形成關係的形態。例如我整個家族都有著單眼皮小眼睛,在體相學中,我們以相同內斂和冷靜的方式看世界。如果家族𥚃有特別起用的名字,甚至以記念某位祖先而採用的相同名字,也會承繼了相關的能量。我老公出生時早產了兩星期,他的父母在怱忙中需要立刻替兒子起名字,因為在他的國家裡如果遲了會被政府罰款。他們最後決定了名字便打電話給我老公的爺爺。爺爺聽到後在電話的另一邊靜了下來,然後休休地說你不知道你有個已去逝的叔叔也叫這個名字嗎?這個叔叔也是在這個月份和日子生日呵!爺爺的這個兄弟在家族裏出名有火爆脾氣,看足球比賽時看到自己支持的隊伍失球,他會走到街上找人打架,他的人生沒有什麼特別追求,也沒有子嗣,只過著少爺仔的生活⋯⋯⋯那當然我老公除了巧合地承繼了相同的名字和出生日期,他也是出名地壞脾氣,年少時喜歡打架,但也會好好地習武,我應該是他家族裏唯一能夠遏止他脾氣的人,但他也留著家族裡面的少爺脾氣,現在是兩隻貓咪的爸爸。既然我們也同樣地承傳了家族裡的各種身體、情緒、行為、關係及思想模式,我們是否也難逃離相同的命運?
在家族的夢行場域中,包含了所有人的經驗、信念和智慧,而造成了特有的家族模式。如果某些模式過於僵化,則會限制了自由和創造力。結婚的對象,除了被相認的模式吸引,但兩人的不同家庭背景也許能夠互補對方家族𥚃缺乏的特質,因為婚姻關係不只是兩個人,而是兩個家族的事。跟家族和傳統文化圈子外的人通婚,除了使基因更強壯外,也是一種希望能夠打破和療癒家族性固有模式的手段和寄望,否則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伊底帕斯故事一樣,兒子承傳了父親的恐懼和盲目,娶了自己的母親的悲劇命運。甚至移居到國外,在自身傳統與陌生文化間產生的差異和矛盾,才會帶給我們更多覺知去理解究竟自己是誰,要如何改變才能更適應環境。像那顆白菜一樣,從東方移植到西方,因著西方的信念和土壤變得更高大更強壯,而我們在東方則追求柔軟精緻。所謂的自由意志,需要有覺悟才能辦識。否則在家族裡面的未知成份(包括禁忌、詛咒和秘密),會造成自己生命中的障礙和所謂的宿命。

Comments